当前位置: 首页 > 成人招生 > 招生专业介绍 > 正文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2025工程管理专业(学历继续教育专升本)学分制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专业代码120103)

本专业培养适合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建筑工程技术基本知识和工程管理综合职业能力,掌握现代项目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要求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建筑工程技术知识、房地产经营管理和土地利用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接BIM工程项目管理、BIM工程造价、工程测绘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并将思政育人贯穿到专业课程、实习实践、专业氛围等整个专业培养方案当中,深入系统地推进立德树人,本专业对学生培养的具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如下

(一)知识要求

1.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工程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工程管理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动态等。

2. 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3. 掌握工程管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掌握工程造价、建筑制图识图、电子招投标、项目管理的应用方法

(二)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应用工程管理专业知识的能力。

2.具备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3.接受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识图制图的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实务训练,具有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造价计价、招投标、成本核算等工程咨询相关业务能力。

(三)素质要求

1.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社会道德、法律观念、敬业精神和人文素养

2.具有较强的工程法律意识和良好职业责任感。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艺术素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具备积极健康的审美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意识;能够适应项目管理要求。

4.能综合运用上述知识和能力,解决工程管理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胜任这些工作并且具有终身学习、不断提升的意识和潜力。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2.5年,最低修业年限为2.5年,最高修业年限为5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工程管理(学历继续教育专升本)专业开设28门课程,总学时为1692学时,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学期课程安排、考核方式等详见附表“学历继续教育专升本学分制教学计划表”。最低毕业总学分:94学分。

(一)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教育、中国近代史纲要。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本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等。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政方针,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本课程实行多元化复合型的考评形式,其中过程性考核占比60%,终结性考核占比40%。

2.思想道德与法治

本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与法治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课程教学把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推行问题探究,小组合作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样化教学方法。

本课程实行多元化复合型的考评形式,其中过程性考核占比60%,终结性考核占比40%。

3.形势与政策

本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有很强的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本课程坚持全面宣传、解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握时代脉搏,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超星学习通等现代信息化教学平台,将传统教学转变为线上线下的立体模式。

本课程实行多元化复合型的考评形式,其中过程性考核占比60%,终结性考核占比40%。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本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课程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开展丰富的校园实践和社会调研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本课程实行多元化复合型的考评形式,其中过程性考核占比60%,终结性考核占比40%。

5.中国近代史纲要

本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中讲授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70年间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伟大历程。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使大学生树立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本课程实行多元化复合型的考评形式,其中过程性考核占60%,终结性考核占比40%。

6.心理健康教育

本课程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行为训练、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宣传教育活动等为一体。按照进阶逻辑依次从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升华到人与生命的关系,培养自我接纳、人我和谐,理解生命真谛的素养。课程融合了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遵循主线思想,打造多层互补、有机融合的通识课课程建设体系。

本课程实行多元化复合型的考评形式,其中过程性考核占60%,终结性考核占比40%。

(二)专业课

专业课包括《建筑工程概论》、《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造价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施工技术与管理》、《建筑工程预算》、《工程监理》、《建筑工程制图》、《工程合同管理》等十门课程。

1.建筑工程概论

【课程教学目标及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建立建筑工程的轮廓和总体认识,了解建筑、建筑工程的定义和概念和内涵,熟悉建筑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识图及建筑施工技术四大部分。

【课程教学建议】教学中多用启发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灵活采用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在学懂弄通基本理论基础上,大胆钻研探索和创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本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形成适宜性的课程考核方案。

2.建筑工程制图

【课程教学目标及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具备对三维形状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绘制和阅读土木建筑工程图样的初步能力和利用计算机生成图形的初步能力。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投影制图及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工程图样、实践教学四个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建筑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解决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三维形体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课程教学建议】在教学中融入国家大基建大背景,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意识。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学能力、自信心的培养,通过发现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来培养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进一步明确为未来做准备的意识;通过小组作业,形成团队合作的精神,鼓励学生在团队中多付出、有同情共感和关注小组其他人的意识,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做必要的准备。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思维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日常作业严格要求,养成对工程问题一丝不苟的作风,培养敬业爱岗精神。

【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平时表现及过程性考核,相对弱化期末考试的应试考核分值比重。教学班实行分组考核制,课堂讨论、回答问题、课堂展示等考核项目均以小组计分为主,同时兼顾个人表现适当增减。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形成适宜性的课程考核方案。

3.工程造价管理

【课程教学目标及内容】以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为主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建设工程造价的组成、计价的原理、计价依据、计价模式和建设工程造价各个阶段的管理内容和方法,探讨建设工程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等阶段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和管理。

【课程教学建议】课程实施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造价的小组合作实训等形式,使学生体验工程造价的严肃性和专业性,培养认真仔细、客观公正的职业观。

【课程考核方式】课程采用综合评价的考核方式,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实训作业、期末考试构成,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形成适宜性的课程考核方案。

4.工程经济学

【课程教学目标及内容】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以市场为前提、经济为目标、技术为手段,对多种技术实践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做出合理判断,最终获得满意的方案。使学生了解工程技术与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学术用语和原理,熟悉工程技术方案选优的基本过程,全面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

【课程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致力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与现代化工程项目管理相适应的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体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关注学生的教学体验,注重发展学生的经验。

【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本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课程的考试成绩评定采取平时、期末两方面相结合,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形成适宜性的课程考核方案。

5.工程项目管理

【课程教学目标及内容】课程教学着重立足于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实施的全过程,从工程项目的概念及特 征入手,重点讲授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使学生树立系统的、集成化的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理念,掌握工程项目组织技术与方法,掌握工程项目结构分解与目标系统建立的思想、技术与方法,掌握工程项目的费用、进度、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技术、方法、手段,掌握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主要技术与方法。

【课程教学建议】主要通过课堂讲授、案例讨论、习题练习、视频教学、岗位调查、参观实训等教学方式,在授课中较多采用团队学习方式,开展互动式、浸入式课堂。融爱国、爱校、爱岗的教育理念在课程教学中;融项目管理、团队组织体验在课程作业和实训中;为学生提供“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参观实训机会。教学中应注重有效地结合案例组织教学,使学生在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方面得到训练。另外,可通过有指导的课外课程参考文献阅读,有效了解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

【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本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形成适宜性的课程考核方案。

6.房地产经营管理

【课程教学目标及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房地产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重点是掌握房地产开发管理、房地产营销管理、房地产交易管理,了解我国房地产经营管理中房地产市场和主要参与者的内容及管理方法,了解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房地产经营管理的基本工具及操作选择。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教学建议】教学中多用启发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灵活采用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在学懂弄通基本理论基础上,大胆钻研探索和创新。

【课程考核方式】基于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应用型能力的教学目标,课程注重平时表现及实训成绩。平时成绩主要基于云班课上的经验值来考量,包括课堂讨论、回答问题、课堂展示等考核项目。实训成绩由两部分组成:热点播报+课程实训汇报。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形成适宜性的课程考核方案。

7.施工技术与管理

【课程教学目标及内容】本课程主要教学建筑工程中各工种施工工艺、方法以及常用的工程机械、工具等,阐明工程质量要求、安全技术措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建筑工程中的主要工种施工技术,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理解建筑施工组织的基本知识和一般规律,掌握建筑工程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的基本方法。

【课程教学建议】主要采用讲授法、实践观察、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建筑工程施工案例分析,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与思考。

【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本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形成适宜性的课程考核方案。

8.工程合同管理

【课程教学目标及内容】通过学习本课程能掌握工程合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常见工程合同的基本分析和拟定能力,知晓工程招投标的主要方式和流程为后续招投标实训模拟课程打下基础,能够运用工程合同管理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建立一定的合同索赔和争议问题判别和解决能力。


【课程教学建议】主要采用讲授法、实践观察、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建筑工程施工案例分析,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与思考。

【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本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形成适宜性的课程考核方案。

9.工程监理

【课程教学目标及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意义和目的,明确建筑工程监理应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使学生掌握建设工程监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掌握工程监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实际运用及其重要性。

【课程教学建议】教学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熟悉工程建设项目监理主要理论与相关实务,熟悉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优选和设计文件的审查,掌握建设工程的质量、造价和工期控制,了解建设合同履行监督;对建设监理规律有初步了解,培养学生从事项目监理工作的能力。教学中多用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灵活采用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创新。

【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本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形成适宜性的课程考核方案。

10.建筑工程预算

【课程教学目标及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预算编制原理、工程量计算方法、预算定额的使用方法、建筑工程费用计算方法、建筑工程各构件工程量计算和造价编制等内容,学习本课程后达到能独立运用预算软件计算建筑工程钢筋工程量、土建工程量,并编制建筑工程预算的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现行定额和计价规则以及广联达算量计价软件进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课程教学建议】本课程为理论教学与软件教学并重形式,教学中多用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利用算量计价软件,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工程图纸平法识图技能、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的规定,懂得建设工程投资的构成及应用现行预算定额和清单计价规范,掌握具体单位工程概预算的方法及文件编制一些基本要求。掌握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现行定额和计价规则以及广联达算量计价软件进行工程量清单报价

【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为实验课程,重在软件操作技能,基于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应用型能力的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平时表现及过程性考核,相对弱化期末考试的应试考核分值比重。此外,为增强同学们独立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课题操作演示、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考核项目。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形成适宜性的课程考核方案。

(三)职业能力拓展课

根据专业特点,为适应工程管理相关领域岗位人才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设置了“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开设《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工程招投标模拟实训》《BIM建模基础与应用》、《项目评估与决策》等课程,旨在结合专业特征,提升学生的项目管理、项目咨询、BIM建模等从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素养。

五、毕业与学位授予

凡具有我院正式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包括毕业论文)并取得合格成绩,达到最低毕业学分要求,通过思想政治鉴定后方可毕业,在主管部门规定时间内由学院发给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毕业证书。符合授予学士学位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学历继续教育专升本学分制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代码








学分




总学时


各学期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线上教学


线下教学


实验实训
















过程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

闭卷

开卷

公共基础课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

36

24

12


36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54

36

18



54





3


心理健康教育

2

36

24

12


36






4


形势与政策

1

18

12

6


6

6

6




5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54

36

18



54





6


中国近代史纲要

3

54

36

18



54





7


大学英语

3

54

36

18


54






8


互联网基础

3

54

36

18


54






9


经济学原理

3

54

36

18


54






10


管理学

4

72

48

24



72






专业课

11


建筑工程概论

4

72

48

24


72






12


建筑工程制图

4

72

48

24




72




13


工程造价管理

5

90

60

30




90




14


工程经济学

4

72

48

24



72





15


工程项目管理

4

72

48

24




72




16


房地产经营管理

4

72

48

24



72





17


施工技术与管理

4

72

48

24





72



18


工程合同管理

3

54

36

18





54



19


工程监理

3

54

36

18





54



20


建筑工程预算

4

72

36


36




72



职业能力拓展课

21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训

3

54

36


18



54




22


BIM建模基础与应用

4

72

24


48



72




23


工程招投标模拟实训

3

54

36


18




54



24


项目评估与决策

4

72

48

6

18




72



实践教学环节

25


入学教育

2

36

0

36


36







26


毕业教育

2

36

0

36






36



27


毕业实习

4

72

0

72






72



28


毕业论文(设计)

6

108

0

108






108



 

94

1692

924

630

138

348

384

366

378

216


百分比(%

55

37

9







七、教学实施保障

(一)教材选用

根据教学改革需求,优先选用马工程教材、规划教材、新形态教材,按照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遴选推荐、课程组组织授课教师商议确定、教材管理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程序择优选用教材,禁止不合格教材进入课堂。

(二)师资队伍

按照不低于1:18的师生比配备专业教师,高级职称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占有一定比例;专任教师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应具有反映双师素质的本专业领域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或其他相关证书;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等学科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数字化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三)教学及实验实训条件

主要包括专业教室、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践基地三个部分。

专业教室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校内实训中心:专业建有图形工作站实训中心,配备有广联达计量计价软件、品茗项目管理软件、BIM建模软件、建筑CAD制图软件等专业软件,主要用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制图、BIM建模基础与应用、施工技术与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建有沙盘教室,主要用于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工程招投标模拟实训等课程的教学。实训中心配备投影、教学和学生用电脑、移动桌椅、沙盘、教学软件等。

校外实践基地专业建有浙江建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擎州软件有限公司、龙湖物业集团等十余家校外实践基地,学院与实践基地协议书,主要是用于学生的专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数字化资源          

本专业建有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同时利用好“学堂在线”“超星”“浙江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等平台相关的专业教学资源,发挥国家级、省级以及其他院校的优质开放课程,应用于专业教学中。

(五)质量管理

扎实做好教学质量诊断工作,抓好课程教学层面的课前课后评估,有效运用诊断结论,发挥以诊保质的作用。 定期开展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听课和巡视教学秩序、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评教等活动,设立教学信息员、院长信箱,记载教学日志、在线互动,多方采集教学信息,实时掌握教学动态,为教学评价做好基础性工作。

(六)经费保障

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政策规定收取学费,遵照学校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学费收取方式和课酬等支出。

八、附录

本方案由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及专家共同研讨,经过2022级的实施与完善过程,于202412月修订完成,并经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论证。




上一篇: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2025级工商管理专业(学历继续教育专升本) 学分制培养方案

下一篇: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2024级工程管理专业(学历继续教育专升本)学分制培养方案

关闭